查看原文
其他

没错你不是在看科幻片!这就是超酷的中建“黑科技”!

2017-09-15 中国建筑



“云”上的中国建筑长啥样?

3D打印就能造出楼房?

混凝土还能透光?
 地下管廊惊现神秘“人”?

“空中之城”不再是梦想?

没错,你不是在看科幻片!

中建“黑科技”就是这么炫酷!


9月14日,由国务院国资委首次组织的

央企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开展

共有全国98家央企参加

中国建筑集中展示了
五年来
在核心关键技术和

产业创新方面取得的最新重大成果


到底有哪些“黑科技”?

一大波动图向你展示

中建“黑科技”的八宗“最”

一起来和蓝宝看看吧




最神秘:地下管廊里的“高”人



中国建筑地下管廊项目里惊现神秘“高”人!原来它就是管廊巡检机器人,中国建筑自主开发的全国首个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的综合管廊日常巡检工作,大幅度节约管廊运营的人力成本投入。


它的本领可大了!可以识别廊体裂缝、设备破损、渗漏水、火灾、设备工作状态,,还可动态检测管廊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以及设施设备和管线的温度,当检测到异常情况可实时反馈。具有高效率、高准确率、高安全性、高续航、自主充电、安全防爆等特点



最未来:3D打印“创”潮流


信息化时代,智慧建造将是引领建筑行业思想转型的关键,中国建筑专注于建筑3D打印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开创性地研发了混凝土3D打印成套技术。



建筑3D打印技术采用的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具有触变性、凝结时间可控、强度发展快的新型建筑材料,目前已实现3D打印高度两层的建筑物。建筑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推动建筑行业向精益建造、智慧建造方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最网络: “云”上的中国建筑



“云”上的中国建筑是怎样的?在“互联网+”领域,中国建筑研发了建筑+互联网平台的“云筑网”,包括云筑劳务、云筑电商、云筑金服、云筑数据、云筑科技等业务板块。



云筑劳务已将113万农民工纳入管理和服务平台,未来将涵盖全部5000万农民工。平台首次实现了建筑工人工作、生活、党建的信息共享,实现了建筑工人工资结算、发放、监督全线上流程,以及工人工资发放的低成本专项融资,有力保障了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



云筑电商年均交易额4000亿,累计交易额1.3万亿,通过商品编码标准化、大数据供应商评级和在线供应链金融,打造“互联网+”集中采购新模式,降低了整个行业的采购成本、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


最美丽:“治”出来的青山绿水



水务环保业务是中国建筑大力发展的创新业务之一,目前中国建筑已实施了深圳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水务环保项目,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建筑于2016年7月起,全面开展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理念统领治水工作,以“治污、防洪、水生态修复+田园都市建设”的“3+1”治河理念统领工程实施。项目建成后,河道防洪标准可提升至百年一遇,2020年水质将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实现河畅水清。


最科幻:“透”光的混凝土


透光混凝土是国内最早、技术最成熟的透光功能混凝土,是由导光材料与混凝土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透光性的特种混凝土。光线通过导光材料转化为室内空间的照明,有效提高建筑物采光效果。



中建是国内唯一一家涉足该领域的大型国企,在透光混凝土制备方面具有核心竞争优势。


最速度:盖房子就是“拼”积木


在戈壁小城敦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6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是在8个月的时间里建起来的。7天时间完成项目勘察,42天时间完成方案设计到土建施工图的全部图纸,40天时间完成15万平方米石材铺贴, 104天完成全部工程的钢结构主体施工。


中国建筑通过采取“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的新型建造模式,所有建筑构件都在工厂内完成预制,到现场直接组装,整合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大大降低了工序穿插造成的时间耗损”。实现了平均每天完成1000平方米的施工速度,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常规工期需要2年以上的工程建造任务,创造了建筑行业的“敦煌速度”。 


最旗舰:钢构制造“无”人生产线


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引领趋势,中建钢构惠州阳光厂二期项目旨在打造集绿色建筑与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这里将建成全球首条重型H型钢智能生产线,成为中建钢构制造旗舰店。


根据“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旨在实现“去人工搬运、去人工组对、去人工焊接”的建设目标。


最惊叹:“千”米级摩天大楼



“中国建筑千米级摩天大楼建造技术研究”课题是国内外首个贯穿研发、设计、施工全过程的千米级超高层大型科研项目。课题组针对千米级摩天大楼的特点,在建筑、结构、机电、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


“千”米级摩天大楼是通过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打造形成的一座空中之城,既可满足多功能需求,又能通过便捷的交通,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地上198层,总建筑高度1180米,总建筑面积262.1万平米。


中国建筑坚持把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

推进公司转型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十八大以来

共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13项

专利数量9660项

(其中发明专利1098项,实用新型专利8562项)

两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位列行业第一

你身边有哪些蓝宝不知道的黑科技

留言告诉我吧!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号:zgjzwx)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